智慧分享

分享您的心得

智慧是無價的!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和見解都有可能啟發他人,分享您的心得不僅能讓您的思考得以深化,還能建立一個互助的社群。無論是一段經歷、一個教訓,或是一本好書的推薦,您的分享都有可能成為他人前行路上的明燈。請勇敢地把您的智慧傳遞出去,讓我們一起學習、成長,創造更美好的未來!

閱讀使人明智,經典使人深刻。

透過閱讀經典,瞭解人性,認識世界

透過閱讀經典,我們能深入理解人類的思想和行為,回顧歷史的教訓,並從中汲取智慧。不僅能增廣見識,還能幫助我們思考當前的挑戰,啟發未來的決策與選擇。經典是智慧的橋樑。

Follow Us

儒學論文分享

儒家心易之學下的宇宙論

《周易》於儒家學統一向備受重視,自北宋周敦頤始,儒者研究易學的風氣即方興未艾,不僅周、張、二程、朱子,舉凡有志於研究儒家道學者,對於易書絕不會視而不見,即便是主張以「心體」為義理核心的心學家,也對易理的探討倍感興趣。《周易》於儒學中一向被視為演繹天道生化之書,自然儒者之觀天道生化絕不會視之為一客觀而外在的宇宙演化,而是在天道性命相貫通之下縱觀天道如何生物。因此,以「心體」為樞紐,縱橫貫通道、性、命、理而歸結於一心的心學家,他們之論天道生化自然也是以「心體」為演化之中心,蓋心體即道體。

現代教育之最大特色,強調多元價值觀是其特色之一,當然多元價值觀有其真理性,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;然多元價值觀若不先澄原正本,卻是容易引人將任何人、事、物皆齊頭平等,包括人格、德行也平等化,聖賢也是人,聖賢於我又多了什麼?有何可敬?有何可畏?事事無貴賤,人人皆平等,夫子所云「君子有三畏,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」在此全然落空,無甚意義。此種現象蔓延開來,傳統倫理之長幼尊卑漸漸稀薄,師生關係也淪為僅是傳遞與接收知識的互動而已,師長有何可尊?有何可貴?「尊師」也者淪為虛話!而當學生不再以為老師值得尊敬,也必須尊敬時,課堂上會發生什麼怪誕離奇之事也不難推測。輕者老師在台上自言自語,台下學生各做自己的事;嚴重的,家長帶著學生,甚至學生本人威脅老師,繼而毆打老師,這種現象在台灣時有耳聞。

儒學做為中國文化之主流,從正心修身以至治國平天下,自有一套有系統的內聖外王工夫。這一套有系統的理論與工夫,所憑藉者乃其玄深之形上智慧。儒家之形上智慧不是徒然的空想,而是豁顯自誠意、正心之實踐過程,由判定外在行徑之應當不應當,轉而向內省思此類應不應當之道德意識的源頭起自何處,這類意識如何運作它自己,兼而轉化外界的存在,最終成為一切存在的根源與保障。這些即是儒家之形上智慧。從道德實踐進至形上智慧,所關涉的就不僅是外在可見的行動,更重要者乃發此行動之根源法則,它是如何呈現它自身,以及它與其他存在的關係為何,它能否保證一切存在之必然性,至此儒學即可形成一門獨特之形上存有論。

返回頂端